瑜伽常識 /MANUAL
瑜伽館價格戰(zhàn)怎么打能提高2倍的業(yè)績?
瑜伽館價格戰(zhàn)怎么打能提高2倍的業(yè)績?剛想施展才華,飽滿地面對新會員,卻發(fā)現競爭對手像根攪屎棍一樣,哪怕她不賺錢,也要使勁壓價格,非得把瑜伽做成低利潤行業(yè)。
2020年剛開業(yè)時,她不懂預售,拉著2位合伙人一起闖市場、探探底,由于遭遇了疫情,每天只能地推2小時,條件很艱苦。
幸運的是,前人栽樹后人乘涼,由于市場已經被瑜伽館經營者前輩們開拓過,珍珍的區(qū)域,潛在會員很多。
憑借實實在在的瑜伽館活動,頂著惡劣的市場環(huán)境,最終還是被她吸引到一批種子會員,業(yè)績達到了28萬。
那一年,珍珍也沒想什么促銷活動來吸引新會員,或者消耗老會員卡項,就老老實實地運營,埋頭瑜伽教學。
為了這場瑜伽館的二次預售,珍珍準備了很久,不僅邀請了知名預售活動團隊來做,而且前期鋪墊做得特別好,新老會員的積極性都很高,甚至有會員催促珍珍趕緊開盤。
像珍珍這種200平的瑜伽館,年業(yè)績只夠維持生存,市場上多的是,原本不會引起競爭對手注意,因為會“自然消亡”,開著開著就開不下去了。
但偏偏,珍珍請到的人是尚立鶴(現閱微瑜伽商學苑業(yè)務負責人),在重慶瑜伽行業(yè),這是一張極其響亮的名片。
因為尚立鶴的瑜伽館預售活動團隊,曾在重慶大學城做到了128萬業(yè)績(坊間傳聞200萬),這在當地普遍預售額幾十萬的蕓蕓眾生中,是降維打擊般的存在。
畢竟競爭對手的瑜伽館占地700平,一個大教室容納30位會員,一小時至少服務30位,這種模式當時已經很成熟了。
而珍珍的瑜伽館,當時甚至還沒找到運營方向。任何具有清醒大腦的瑜伽館經營者,在相對弱小的時候,都不會選擇與這樣的競爭對手正面沖突。
珍珍剛做線下地推,競爭對手就叫來5輛車,每輛車上裝一個擴音喇叭,時刻不停地圍繞著珍珍的瑜伽館轉。
第一,珍珍發(fā)動了全部核心層全部下市場。穩(wěn)住一線預售員“軍心”的同時,也讓新會員看到了珍珍瑜伽館那股不服輸的勁,和對自己瑜伽館課程一定能給會員帶來效果的自信。
第二,調整瑜伽館的價格設置。比如剛開始的時候會員不愿意辦大卡,直接影響到了當下預售業(yè)績以及后期會員留存率。
珍珍把瑜伽館的數據交給尚立鶴,經尚立鶴的“瑜伽館消耗模型”做分析后,兩人先計算出瑜伽館的年成本,然后得出了年卡價格區(qū)間,選擇了最具有優(yōu)勢,又不會虧本的價格。
這樣會員通過周年慶活動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好處,珍珍的瑜伽館業(yè)績不會太低,而且還能保障會員留存率,后期更是能通過下一場活動來激活會員續(xù)卡愛游戲中國官方網站。
第四,珍珍聽取意見,與尚立鶴梳理了瑜伽館的產品線。除了團課、私教之外,還增加了瑜伽器械、理療等課程,大大增加了新會員的吸引力及老會員粘性。
珍珍頂著巨大壓力親自下市場后,點燃了所有成員的,頂著2021年疫情和惡意競爭的壓力,僅用1個月,就把業(yè)績做到了65萬!
過去,珍珍還遇到過惡意投訴,在全面占理的情況下,有員工拒絕調解,為了100塊錢申請了勞動仲裁。
當時珍珍的想法是這樣的:“只要不超過1000元,都在我可以承受的范圍之內,我可以借這次機會走一走勞動仲裁的流程?!?/p>
后來又頂著疫情開瑜伽館,扛著惡意競爭打瑜伽館價格戰(zhàn),就是為了證明自己,哪怕生了孩子,也不比別人差!
然后珍珍看上了人家的場地,把自己原本200平的瑜伽館,直接“借殼上市”擴在了人家700平的場地,頂替她成了區(qū)域最大的瑜伽館。
如果你想成為珍珍一樣的瑜伽館經營者,想擴大眼界的廣度,增加思維的深度,讓自己遇事有底氣,做事變從容。